该总结于2024年1月3日完成,部分内容修改后,今日发表出来
虽然日记里已经总结一次了,但那份总结,太过简短与随意了。2023这一年很长,做了很多事,有很多话要讲。
一年前,带着一场大病被推入了新年。新年的鞭炮声准时响起,那时的我却卧病在床,无心爱良夜。这一年,开局就逆风,染上新冠,科目三挂,写下颓唐的诗句"虚度浮生一日凉"...
2月确定了我的道路,坚定了考研的决心。3月因为原神的迪希雅, 向希望工程捐出了两张月卡。4月参与了竞赛,落败。6月又是竞赛,获奖。7月武汉行,见证到了科研界诸神争霸,群星闪耀。8月的暑假,复习,无所事事。9月的空欢喜,10月11月复习,12月考研,尘埃落地。
总结一下,可以说是,一事无成。我为了考研,舍弃太多了,但结果也不尽人意。
竞赛
这一年参加了三个竞赛。
其一是4月份的计算机设计大赛。很遗憾,校赛都没通过。当然这也算是我第一次参与此类竞赛,经验不足。但此次的失败为后续竞赛创造了良好的条件。于我个人而言,大三下才开始进行这种竞赛,显然有点晚了;但于整个团队而言,我是导师疫情后招的第一批本科生,我的尝试,为大二的同学进行后续比赛提供了足够的技术支撑和材料基础。
其二是6月份的广东省计算机创新作品赛。这个比赛拿了三等奖,但比赛本身并没有什么含金量,甚至提交的材料都是直接用计算机设计大赛的,没怎么改。这次比赛基本上都是我在C,队伍里有混子。
其三是11月的校内挑战杯。这时的我忙着复习考研,只是挂了个名在参赛队伍中。比我小一届的师弟们,比如Alan,很能打,打出了一等奖。特等奖里面没有计软学院的作品,评委们有眼无珠了属于是。
2024年如果我上岸了,会趁着我还在的几个月,多carry几个竞赛。毕竟牛哔的后辈们已经让我见识到实力了,我这老东西再不努力,丢人。计设可以再来一次,还有华为的那啥竞赛,大展云开发身手的时候来了。上不了岸就算了罢,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,可怜白发生。
专业技术
所有专业技术基本都是围绕研究组里的工作而发展的。
3月份,捣鼓了半年的声波手势系统,终于把屎山代码玩明白了。正是从此开始,为之后的比赛奠基。在此之后,深入了解了Android底层的编程,它的底层肯定还是C,Java不过是提供了本地接口(JNI)罢。
又捣鼓了一个月,在4月计算机设计大赛DDL之前,玩明白了在Android上运行Python代码的框架——ChaquoPy,知晓了它的特点、优势与不足,并在其后的半年多时间里,基于此框架进行了多方面学习,比如NDK,交叉编译等。9月时还与Alan解决了一个关于此框架的,我4月份搞到癫都搞不定的问题。
后端开发技术方面,通过我的博客的开发,加强了Spring Boot技术的掌握,但Spring全家桶还有许多技术我仍未掌握,这些是2024年要学习的。开发博客时,还比较了mySQL, MongoDB, Redis三种数据库,明白了各自的优劣,并最终选择了MongoDB。后来,大抵是八九月的时候吧,放弃了自己开发博客,选用了现成的Halo框架,并成功部署到了服务器上。直接用现有的多香啊,何必自己重复造轮子呢。2024年是否要继续自己开发博客系统,仍然需要考虑是否值得。
11月玩了几天树莓派,耽误了几天复习。我像第一次接触到计算机一般,对这块手掌大小的开发板充满了好奇,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尝试,并意识到Arm架构除了性能不足,潜力还是很大的。试着用树莓派跑了下MC服务器,光我一个玩家,就卡得不行;搭了个Web,以及网盘,IO、吞吐率都还可观;做开发,编译速度慢了些...我甚至想,把家里那台服务器卖掉,换成树莓派就行了,搭家庭网盘,部署小网站,开一个家用数据库...这些在考研前没能实现的畅想,就是2024年的目标了。
11月还学了个门语言,go语言。这个东西是真的牛哔啊,跨平台,本地化,高性能,就是包管理,以及语法恶心了一点,异常处理麻烦,变量必须使用,否则就报错。做了一个收支记录工具,与MongoDB整合,用于记录我的每一笔收支。
12月考研前,有一段时期,已经紧张不起来了,感觉就是,麻了,知道自己考研要寄了,希望渺茫,于是开始寻求他路。于是学起了用烙铁,焊线焊板子,想着多学一点,有利于工作。但工具的使用只是最最基本的,最起码还得学模电和数电,才能干活儿。嘛,我2024必学这俩东西,玩硬件似乎也有点意思。
12月考后,按照计划,学起了Unity。这玩意儿还没这么好学,还得有C#语言的基础,盒盒盒盒盒,巧了,我正好没有。虽说也考虑过Godot,因为Unity在2023年的所作所为属实有点畜牲,但鉴于资料完善程度,以及社区丰富度,我还是选择了Unity,Unity的学习是2024年的一块硬骨头。
另外,还get了一项不属于计算机相关的技——驾驶。去年1月底拿到了驾照,尽管科三挂了一次。拿到驾照后就4月清明时开了两次车,一次回老家,一次回镇上。父亲的破车是真难开 回老家的时候,有个逼养的从一个视线狭窄的路口直接冲出来,爷差点创上去,还好爷及时一个急刹车。第一次体验到路怒的感觉
总之,2024年要学的技术,有Android, Kotlin,Spring, go, 树莓派开发,模电数电,Unity, C#。当然如果考研上岸成功了,就不搞技术了,搞学术。此外还想考一些证书,比如教资。
诗词
23年诗词创作没什么起色,大抵也是受备考的影响。
全年创作4首诗,一首词没有,其中两首因为原神而作,还有一首打油诗。
没怎么背诗集,唐诗宋词三百首还在书堆里吃灰中。今年新背的诗词,反而是受原神的影响,比如《唐多令》《点绛唇·花信来时》《南乡子·新月又如眉》此类。日语诗这边,貌似23年就没翻开过《小仓百人一首》以及《万叶集》。
这年的早些时候,还能早起背诗练字,不知从什么时候起,开始熬夜,然后白天就早起不来了。毛笔书法也是从熬夜过后就没再练了。23年过年时还答应过舅舅,再过一年,让他见识一下我的书法,看我舞文弄墨 激扬文字挥斥方遒。平时熬夜都干些啥呢,看书,写日记,贮文章学雕虫,以及水群...基本都到一点钟才睡觉。
24年的诗词方面的展望...接了肖肖的活儿,开年来票大的,就着他们提供的素材,来一篇长叙事诗。后续的诗作嘛,急不来的,不能为了写诗而写诗,为赋新词强说愁。兴之所至,情从中来,方能妙笔花开。
还要多背诗,计划再入手几本诗集,《花间集》《放翁词》等。
音乐
要说我这一年里什么方面丝毫没有进步,那必然是伴随我多年的音乐了。我甚至在考虑是否要放弃音乐
一年前的全年计划,我给自己定的要求是一个月至少去学校琴房一次...然而一次都没有去过,理由也...看似很充分。早春地冻天寒,手指不可屈伸;入夏忙于学业,不然OS和计网如何拿到A+呢;三秋紧张备考...事实上都是借口。有时间哪怕拿来玩原神都不愿意去练琴。
寒暑假的时候,在家倒也还练过琴。寒假练了一首《只因你太美》,暑假练了《牢不可破的联盟》,但回校后就没再练过了,琴布上早已生尘。
23年在我听过的音乐里,我认为的年度最佳音乐系列是HoyoMix的原神系列,其次是大风。去年是加贺谷玲,前些年是东方系列,在早些年是白色相簿,更早些是V家,嗯。
原神系列,无论是游戏音乐,还是角色PV音乐,亦或是版本PV音乐,质量都称得上上乘。所以在论坛可以见到猴骂策划的,骂文案的,骂美工的,但唯独没有骂音乐的。它风格多样,旋律抓耳,与人物性格或场景巧妙呼应,特点难以一言以蔽之,唯有听了才能发出感慨。
大风的rap,开年一首《袈裟》,讽刺得入木三分;《匣》体现了高风亮节;《不要笑挑战》给我听笑了,笑得笔筒;《神笔马良》把大风的黑粉骂了个遍,估计黑粉们还不知道是在骂自己;《风》是大风的自白,震撼人心;然后是互联网六艺典乐绷孝急麻,风格各不相同,从太监音到boombap,再到山东话骂人;然后是《将进酒》,副歌大方且豪迈(虽然不是大风唱的),汉皇啊你真的睡得着吗;最后是封神之作《还没到家》,真给封神了,现在还没解封。
貌似写偏了,是总结我自己的音乐,不该是总结大风和米的音乐...
新年,想继续练琴,想继续学乐理,但不确定是否真的有决心去做到。毕竟音乐目前对我而言,已经不那么重要了。曾经音乐带我走出低谷,而如今我已从心理阴影中走出,音乐似是已完成了人生使命。世界上只有两种钢琴,别人的能弹出感情,而我的只能弹出声音。
社交
23年的社交圈子,稀松平常,认识的人不多,但高质量。
课题组内,经过武汉一游,跟研究生前辈们更加熟悉了。此后无论是考研复习,还是科研学习,都有这些佬们带带我,压力直接小很多。
另外,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辅助我建立了良好的社交联系。通过原神和星铁,跟多年未联系的初中同学Andy聊了起来;跟组里的师妹傲雪相识,并一起去了年底的漫展;跟高中的学弟联系了起来,时不时开个黑...虽然以前我不玩游戏,但我自始至终没有否认过游戏在社交中的作用。来年,还得通过游戏圈子,结识更多的人
至于东方的圈子,自年初的一次深大THP后,就逐渐淡出了。首先是因为二次元重心向原神迁移,加上忙于复习,无暇参与东方群友们的团建,跟他们的关系自然便生疏了。此外还有一点原因是,东方群逐渐变态化,男娘之风盛行,BA色图成为主流,东不东矣,礼崩乐坏。
头发
去年暑假开始留头发,今年4月份,小修了一下,5月扎起了辫子,8月打薄了一些,随后一直持续至今,已有一年又四个月矣。
整体上还是往前趴,哪怕用了发箍也难以将头发整体的方向往后捋。另外头发末梢还会莫名其妙地翘起来,以及莫名其妙地打结。
24年头发还要留更长,只会小修,不会大剪。留个卢老爷的发型是个目标。
过年回去各路亲朋七大姑八大姨肯定会问,留这个哔头发干什么嘛。回答只管胡说八道就行了,"男孩子当腻了,当几天女孩子" "天上白玉京,十二楼五城。仙人抚我顶,结发受长生" "我是清朝元老,封建余孽,留个辫子怎么了" "懒得剪" "我在道上当大哥,不社会流氓一点,很难服众"
武艺
笑死,根本没练。
年初新冠那会儿,为了调养身心,加快康复,还经常早起晨练,打会儿太极。后面因为天气严寒,加之我懒,就没再早起晨练。估计忘得差不多了。
至于合气道,这个东西只能说,在绝对力量面前都是花里胡哨。我已经连我小老弟都打不过了...力气不够吨位不够,各种摔技投技根本都摁不住他。
暑假期间,练后手翻没练成,还把肩弄伤了,好在问题不大,很快好了。知道错了,下次还敢
24年想练剑,得找个老师教教。现在是 幻想时间
爱情
我也不知道我列这一点出来干什么。
嘛,把什么都看的太明白太透彻,活得太清醒太理智,是不会轻易动感情的。加上一点性别认知障碍,以及伦理道德的约束(当然 没钱也是重要原因),还有23年各种版本T0事件属实把我整怕了,我丰富的感情中很难产生出爱情这个分支,唯有亲情友情师生情。
这一年遇上的女孩子不少,机会也有,4月份时甚至老师都想撮合我跟一位女生。我很清楚什么时候有机会,但也很明确地放弃了,做姐妹可以,做男女朋友真不行。女人只会影响我刷题的速度,上岸第一剑 先斩意中人 智者不入爱河,怨种重蹈覆辙,寡王一路硕博
相思本是无凭语,莫向花笺费泪行。
天与多情,不与长相守。
无情不似多情苦,一寸还成千万缕。
学业
23年,表现一般。
大三第一个学期成绩平平,但第二个学期有66.7%的课程斩获A+成绩(其实就三门课)。
大四第一个学期完全就没有课了,也是得益于此,我有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复习考研。
这一年学业上一个大坎就是保研,这大起大落再大起又大落属实把我整破防了,光是想想就如坐针毡,脚下抠出三室一厅。26个推免名额,27个申请人,我刚好就在最后一位,没有保上。前面还有个狗贼说着不保,要润出国,实际上名额握的贼紧,让我白忙活一场。
保不上就考咯。我的考研复习其实也并不均衡,从5/6月开始,复习的重心就一直在英语408,数学大抵是在10月或者11月才开始复习起来,政治11月。但结果表明数学复习再多也没用,这个复习程度正好合适,不多不少,没浪费。网课看得也少,每日一题在收藏夹里吃灰中,记了那么多逆天的积分,屁用没有。
考完后清算资料时,发现408和英语的真题加一起只做了不到10套罢,数学只做了一套真题,660只做了70多题。总而言之做的题量还是太少了,考不上算我活该。
24年需要考虑是否二战,如果上岸失败的话。但事实上虽然目前经济下行就业困难,但本科其实也没有那么不堪,我只是希望能有更多的选择,才需要一个硕士学位,我很清楚地认知到这一点。所以哪怕调剂,我也会去争取——哪怕是调剂到广C,我都认栽,毕竟水硕也是硕。
说来还有一件轶事,在保研落幕过后,香港大学给了咱院硕士名额,似乎是在暗示我,给我机会;另外咱班同学见我保研落榜,跟我说澳洲的大学offer很容易拿...笑死,我要是有钱为什么不去。相比之下宿舍的沪爷倒是高枕无忧呢,爱去哪读去哪读,据说报了香港啥子大学,嘛,还看不起咱和另一位舍友这种考研的。毕竟是沪爷,身世上就高人一等,看不起广西吗喽很正常。
总之成败看二三四月,上岸,就还是学生,上不了岸,就当畜生咯。